澳大利亚华裔有多?
在澳大利亚华人圈子里,“有多少”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特定意义的。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我认识的XX个里面/几乎全是/没有一个是……”这种回答通常反映的是当事人主观上的想法和感受;而另一种则是“根据我过去的了解/我认识的人里大概有……%的华人在做……”这样的回答比较客观,但往往没什么人愿意用具体数据说话(毕竟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知道的绝对准确)。 因此当你问到一个澳大利亚华人有多少人时,他可能会回答你“十个里面有九个不是我亲戚”,也可能说“我认识的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姓张”等等。但如果你问他“据你的了解,住在澳洲的中国人里,百分之多少的人是华人血统呢?”他大概率会给你一个精确的数据。
以我对身边人的观察来看,保守估计,住在新州、维州和中部的澳洲本地出生的华裔后代群体中,有中国血统的占比大约在15-20%之间,昆州的这一数字则高达30%以上。而在西澳和北领地的华裔后裔中,中国血统的比例则不到10%。这些数据来自于我的亲身经历以及和我父母的对话。 我父母来澳时已经过了生育年龄,所以没有子女;但在移民之前,他们曾是当地有名的小学中学老师,教过的学生很多,因此我在当地华人圈里有不少玩伴。后来随着我的成长,这些玩伴们的父母又成了我的同学和同事。虽然因为时代和政治的因素,父辈们当年在国内的时候并不互相认识,但当我们这几个孩子在澳洲一起玩耍的时候,总能聊到国内的人和事,总能找到共同话题。
在闲聊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问起他们“你们知道我爸妈是哪么?”或者“你家孩子和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怎么样啊?”之类的话,然后就能很准确地套出他们国籍的信息。当我发现一个小伙伴的父母都是中国国籍的时候,就会顺藤摸瓜地再问一句“那你是哪的呢?”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是在什么时候移民、又是出于什么原因移民的消息了。当然,我并不是每一次闲聊都能成功套话,也会遇到一些“闷炮”,但我总可以从中找到那些对我有用的信息。
另外要补充一点的是,在这20%或30%的有中国血统的澳洲本地人当中,祖上是广东或福建人的占比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省在过去几年里不断地向海外移民的缘故。
澳大利亚华人是指在澳大利亚定居的华人族群或从澳大利亚迁徙出境者。这些华人大多数都是19世纪末以后从中国大陆和从东南亚各国陆续移民去澳大利亚的。2016年人口普查显示澳洲华人人口超过124万,其中祖籍广东者占35.4%,祖籍福建者占19.6%,祖籍浙江者占12.2%,祖籍湖北者占6.3%,祖籍上海者占3.2%。约68.8%的澳籍华人定居于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的华人人口超过52.2万人,占该州总人口的8.5%;维多利亚州的华人人口约35.0万人,占该州总人口的6.7%。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移民开始形成规模进入澳大利亚。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澳定居的中国大陆出生者总数已超过75.5万人,占澳大利亚全国总人口的3.24%。到2016年,从中国大陆最近五年内新搬到澳大利亚的人口超过17.5万人,在所有海外移民来源地里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25.2万人)。此外还有5.7万香港出生者、2.5万台湾出生者和2.1万澳门出生者定居于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自2002年中期开始逐步放宽了对华人亲属团聚类移民的额度限制和审批条件,使得华人亲属移民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国大陆移民群体的来源地也逐渐从原来的沿海传统移民输出地转向以湖北为中心的内地省份。
澳大利亚华人中约30%在20岁以下,而澳大利亚总人口中该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仅为21%;澳大利亚华人中65岁以上的人口不足7%,而澳大利亚总人口在该年龄段的人口所占比重是15%。年龄中位数为32.3岁(男性为31.5岁,女性为33.0岁),而澳大利亚总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6.7岁。在获得澳洲普选权和担任公务人员等政治权利的各方面受到的限制在二战后被逐渐废除之后,许多华人开始踊跃参与政治活动,华人社区的政治影响力也逐步增加。目前联邦议员中有5人是华人或华裔,而且在澳大利亚所有州都有华裔议员当选。
澳大利亚华人多是居住在城市和州府城市,在悉尼与墨尔本两个城市生活的华人超过56万人,占所有澳大利亚华人的43.4%。华人聚居的地方主要在悉尼的盖斯伯兰德路和车士打路一带以及墨尔本的帕克维尔与考尔迪齐诺路一带,形成了著名的“唐人街”。此外,布里斯班、堪培拉、佩斯和阿德莱德等大、中城市里也都拥有华人社区。
在澳大利亚华人中,约1446人是澳洲原住民(包括托雷斯海峡岛民),24.1%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的学历,95.3%信奉某种宗教(42%信佛教,9.4%信基督教,1.4%信伊斯兰教,22.6%信其他宗教)。约23%是信奉基督教的客家人,其祖籍地大多数在广东或福建,在墨尔本与悉尼等大城市的主要客家聚居区是诺斯·梅尔伯勒(北墨尔本)、威勒比与霍克斯伯里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