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在哪?
港大医学院一共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医学院本部、玛丽医院校区和香港生物医学学院(前身为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国际研究院)。 其中,医学院本部即原址是圣约瑟夫医院,位于港岛西边的坚尼地城,是一所教会学校,由法国传教士于1841年创办;而现在的港大医学院新大楼则是由英国建筑师欧文·毕利亚克设计,建成于1973年,颇具特色的圆顶建筑是主楼,被称为“显微镜的球体”。
医学院本部设有6个系所,分别是生物化学系、分子生物学系、微生物学及疫苗学系、遗传学与进化论系、神经系统科学系以及物理治疗学系。 医学院本部还有一所教学医院——玛丽医院,隶属于港大医疗系统,规模不大但十分精致。
香港生物医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5年的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国际研究院,2000年底并入港大,成为独立的院系。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位处薄扶林本校校园及玛丽医院附近,医学院设施包括解剖楼、陆慧雅药理研究所、医学阶梯剧院和医学生中心,邻近的临床教学医院包括玛丽医院、明爱医院和威尔士亲王医院。
历史
香港大学医学院于1911年成立,首批医学生在九广铁路九龙总站一座红砖建筑物内上课(即今天的香港九龙车站),后来迁往中环爱礼信道189号的前巴斯医院旧址。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不敷应用,香港大学便在薄扶林购置土地扩建医学院,并分别于1957年与1963年先后落成。
1980年起,大学陆续开展校舍现代化计划,于1986年落成新教学大楼,1989年落成的解剖科研大楼及医学生学习资源中心,则成为医学院的新地标。
2010年,医学院将医科课程扩充至六年制。
2014年3月24日,医学院大楼正式命名为“陆慧雅医学教育大楼”。